
搭载了露天矿电铲智能远程操控系统的太重电铲,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讲述人 太重技术中心矿山设备研究所
技术主办 范喜斌
如果有人问,在露天矿山“驾驶”巨型矿铲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我告诉您,许多露天矿山处于高温、高寒、高海拔地区,夏季的正午,有些采场地表温度常常会升至50℃以上,同时可能伴有巨石滚落、煤尘污染等安全隐患,作业环境非常恶劣。在矿坑“驾驶”五六层楼高的大型矿铲,看着威风,实则是个苦力活。一个班下来,司机师傅往往会被矿尘熏成“土人”。
我们团队一直在琢磨:能不能运用智能控制系统,让驾驶员远程指挥它来干活。
矿用电铲一挖斗,连料带自重将近100吨,本身就是一个笨重的家伙。进行远程操作,全靠摄像头传输画面,需要给矿铲安上“千里眼”。但“眼睛”反应慢了可不行,延时一旦超过0.2秒,操作员就和晕船一样,头晕眼花,很容易判断不清。这0.2秒,就是远程操控系统成功与否的“关节点”。
我们团队就跟这0.2秒较上了劲。视频从拍摄到传输给屏幕,中间要经过处理、编码、传输等环节,每一步都会有“时损”。我们就不断优化视频处理算法,让编码更快;跟运营商一起调试5G专网,减少绕路;甚至改写视频传输方式,就为了抢那几毫秒。
现在好了,屏幕上的动作跟咱手里的操控指令基本严丝合缝,延时稳稳锁在0.14秒以内。坐在5公里外操控,电铲“挖—卸—挖”的循环周期用时只有30秒,跟在现场开一模一样,驾驶员再也不用面对艰苦的作业环境,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轻松操控,真正从“黑领”变成“白领”。
工作效率也实打实提升:以前司机工区往返一次需2小时左右,现在能把这些时间充分用起来,让电铲每天多干2小时,效率比人工操作提升5%,单台电铲每年降本增效约50万元。
这套系统自2020年推出以来,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型露天矿广受欢迎,订货已近30台套,实现了国内10立方米及以上电铲远程操控系统全部由太重提供,还上了国家矿山安监局和工信部的典型应用名单,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