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资讯

news

媒体聚焦

媒体关注 | 工人日报报道太重轨道公司“双师型”人才宋志伟

发布时间:2023-12-21 浏览量:

近日,《工人日报》对太重轨道公司设备能源室技术主办宋志伟勇于创新、勇闯智造“无人区”,为高铁打造合格“跑鞋”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聚焦报道。从觉醒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人到“双师型”人才的突破,再到勇闯“无人区”,为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宋志伟不断攀登科研技术高峰,攻克多项科技创新难点,不断用热情和力量践行着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


山西太原,太重铁路工业园区的巨大厂房里,一台台重型设备组成钢铁巨龙,架在半空的走廊沿墙伸展,串联起几间“玻璃房”。房间内,操作工人面对屏幕,轻点鼠标,一个个烧红的车轮便完成一道处理工序,缓缓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化车轮生产线,重达600多公斤的钢坯,经过重重淬炼,成为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的合格“跑鞋”。

“10年前,经国外技术专家调试投产后,这条生产线月产能只有5000余片。这些年,我们勇闯智造‘无人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现在生产高峰期,月产能可以达到4.3万片。”在“玻璃房”里,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设备能源室技术主办宋志伟骄傲地告诉记者。

还是那些设备,生产效能翻了几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工匠”的排兵布阵。今年34岁的宋志伟就是这群“数字工匠”中的一员。

在宋志伟的“太重新青年”荣誉证书上,企业这样评价他:“生产线,是轮轴生产的生命线。他,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


觉醒 :成为车间里的“新工人”

现在,宋志伟经常为职校学生授课,还被山西大学聘为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他常用“觉醒”一词,向青年人分享自己成为“新工人”的心路历程。

2006年,宋志伟考入合肥工业大学。他像很多大学生一样,陡然甩掉高考的压力,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在迷茫中度过了4年时光。毕业后,受惠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政策的宋志伟回到家乡山西,进入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工人。

看着工友们围着笨重的设备整日忙碌,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劳动强度大,宋志伟不止一次想过逃离。

不久,公司启动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项目,宋志伟被抽调到新厂区,参与智能化车轮生产线建设。

“他们只要在岗,就会全身心投入。”德国工程师在现场调试设备时的专业态度,让宋志伟深受触动,他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白天,他跟着外国专家学,晚上,自己拿起书本看,从设备安装到各类变频器、数控系统等的调试,他都做到了熟练掌握。

“刚开始,只是希望通过智能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在工作中‘偷懒’。后来,看到自己敲出的一行行代码,能让笨重的机械如臂使指,就对创新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段时间,宋志伟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他梳理出了十几个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经历了数百次的反复测试,最终通过提高控制算法的精确性,极大提升了车轮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最痴迷的时候,他住在了单位,1个月没回家。

“小宋是找到了人生方向。”车轮二厂热处理工艺主任宝江评价说。

在智造工厂,烧红的车轮完成一道处理工序,缓缓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突破 :是工程师也是高级技师

为了提升生产线的效率,宋志伟大胆提出设想:淬火炉和回火炉结构存在差异,生产节奏不匹配,成本损耗巨大,应该将回火炉内的单层结构改为双层。

当时的两台设备均为德国制造,单是炉体结构改造,就涉及回火炉返回线驱动的超频运行、返回线小车机械结构改造等多项调整,复杂程度让德国工程师都连连摇头。

但宋志伟顶住压力,开始了艰难的论证。

回火炉由单层变为双层,难度最大的就是改写原系统的控制程序。回火炉设备控制程序涉及几百个控制程序块、上千页电气图,且关键工艺参数属于技术秘密已经被统统隐去,改造难度之大不亚于重建。

为了实现突破,宋志伟与团队成员几乎全年无休,反复进行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设备的模拟试验与工艺验证,再根据试验结果不断修改和优化参数。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回火炉终于改造成功。车轮入炉等待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回火炉“一用一备”,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600万元。

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后,宋志伟多次通过改变设备技术参数和结构性能,让生产再提速、成本再下降。

一次次刷新生产线数据的宋志伟也在尝试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

2018年,他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他所在的团队最终获得了团体一等奖。集训期间,与团队教练、40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张东元朝夕相处,宋志伟被老师傅的工匠精神所折服,两人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智能制造大潮中,搞技术的必须懂生产,搞操作的也要懂编程,工人和工程师的界限早已不再泾渭分明。”

后来,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宋志伟特意考取了数控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技能等级,成为“双师型”人才。

未来 :让生产线“大脑”更智慧

2021年,老厂区的车轮生产线需要“退城入园”。有着10多年项目改造经验的宋志伟,再次参与到全线自动化方案设计工作中,负责编制自动化联调方案。

这一次,他既借鉴了前期成熟稳定的技术框架,也探索采用当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他带领团队逐项梳理技术难点,经过数十轮技术方案交流和研讨,最终制定了详细的自动化系统方案,为二十几岁“高龄”的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

在数十轮技术方案交流和研讨过程中,宋志伟开始觉得,自己需要“充电”了。

“我自己是本科学历,怎么给研究生当导师呢。”山西大学抛出的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的橄榄枝,更加坚定了宋志伟“充电”的决心。

2022年12月,33岁的宋志伟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他期待通过学习深造,在应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车轮表面缺陷等方面取得突破。面对同事惊诧的目光,他的回答是,“决心往往更重要”。

在宋志伟职工创新工作室,宋志伟打开工作室网页,图文并茂地讲述创新故事。“工作室的所有资料都放在了网上,进行结构化、系统化展示,这是‘工程师思维’的习惯。”宋志伟说。

电脑屏幕上弹出CMD命令窗口,宋志伟熟练地敲击一行行代码,编写出人工智能实时检测程序。记者面向电脑摄像头拿起手机、书本,程序都能准确识别。

“当计算机能够准确理解和解析图像及视频数据时,3D视觉技术可用于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和产品质检,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宋志伟对于“未来工厂”有了全新的设想,他要再一次勇闯“无人区”。

对话"数字工匠"


在智造工厂,为什么搞技术的必须懂生产?

在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制造企业,传统意义上对技能、技术的区分已经越来越模糊,普遍呈现出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特征,工人和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往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比如,在我们的智造工厂,生产线运维岗的工人需要能够读懂工程师的技术要求,而工艺管理岗的工程师需要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技能。现实中,不少高水平的技能工人已经具备了参与技术工作的能力,正越来越多地在工艺改进、研发创新中发挥作用。在我看来,兼具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



对于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有什么建议?

制造企业要全面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互评”的政策,企业要主动探索建立技能等级与管理、技术岗位序列相互比照的机制,不能以学历和身份作为“门槛”,将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区别对待。随着“新八级工”技能等级制度的落地,拥有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的企业,也要与“智”俱进,不断优化评价标准,让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技术、技能两类人才都需要坚守工匠初心,因此要推动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阶段重新认识“进工厂、当工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口述:宋志伟 整理:李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