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太重码头2025年上半年吞吐量同比提升55%,而且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这是滨海公司交出的上半年成绩单,以其清晰的转型逻辑和务实的突破路径,为身处爬坡过坎的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思维地图”。两个现象窥之一二。
——首次完成船用门式起重机签单。船用门式起重机性能要求高,之前不敢轻易尝试为什么现在敢做了?之前总是瞄准传统门式起重机市场,这次怎么能和用户就新领域达成合作?

转变了经营思维!目标瞄准了差异化和新赛道。
走差异化竞争,“用户永远喜欢不一样的东西”。滨海公司尝试做“船用门式起重机”,这是基于自身内部的差异化,其实也是战略认知的深刻跃迁。高性能要求没有挑战过就轻易认定自己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是对外避免同质化竞争、培育特色优势、迅速打开市场的有效路径。
真正的差异化,首先是重塑认知,我们必须坚持“用户思维”,在产品功能、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产品外观等各个领域形成服务于“差异化”的系统,另辟蹊径打造更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的亮点,给足用户选太重的理由!
开辟新赛道,才能在时代潮流中抢身位。如果只在原有赛道打转,就没有滨海公司从“港机领域”向“海装领域”的跨界。面临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如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做到持续盈利,赛道转换思维尤为关键。
那些被忽视的市场空白、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恰恰是新赛道的黄金入口!我们必须打破“路径依赖”,以更开阔的视野研判趋势,用更扎实的决策抓住机遇,让每一次跨界都成为能力的延伸,让每一条赛道都衍生出发展的新动能!
——太重码头成为对接全球贸易的桥梁。码头还是那个码头,为何昔日只是“自家停车场”,现在成了跨越国家大洋的“国际公共港”?为什么之前只能零星接一些散客,现在却能拥有很多固定用户?
转变了经营思维!勇敢跳出了传统框架!
撕下专属标签,去尝试一些没做过、不会做的事情。标签常常让我们陷入“我是谁,就只能做什么”的思维定式。若固守“做太重自身专属出海口”的初始标签,对“功能单一、资源闲置率高”的困境视而不见,便不会有今天的一片繁忙。当下我们更需要鼓起勇气去跳出标签、撕下标签,寻找更多认识自己、成就自我的方式。
市场不会因我们固守而停滞,用户需求不会因我们不变而满足。过去行得通的路径,可能早已成为过去式;往昔认定的“不可能”边界,在新技术、新思维、新资源的加持下,照样可以闯出一片天!
“守株待兔”的观望态度不可取,主动出击才是王道。码头再大,没有用户便只是空荡的堆场;“提升吞吐量”的目标再清晰,缺乏行动终究是纸上谈兵。滨海公司带着诚意积极走出去,分析潜在用户需求、优化码头服务功能、制定灵活的合作策略,最终成功吸引并稳固了一批长期合作伙伴,以“双赢”思维实现了自我突破。
可见,“坐等”是最大的风险,“出击”是唯一的生机。转变经营思维,要在可控的范围内不断尝试。瞄准目标,战胜想逃避的情绪,勇敢迈出第一步,我们就会发现:事,做着做着就成了;路,走着走着就顺了。
思维一转天地阔,勇立潮头浪自开!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像打扫屋子灰尘那样改造老旧思维,保持大脑清爽,让新鲜思维随时随地流淌进来,滋润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